【编者按】在神农架林区的群山环抱中,阳日村的产业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写生基地里,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学生的画笔将自然美景转化为“美景经济”;光伏电站蓝色矩阵的“阳光收益”为村集体注入活力。从农产品加工车间的机器轰鸣,到林下药材基地的蓬勃生长,湖北建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故事,见证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美丽蜕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李夏、周鼎 实习生蒋斯博)
文旅融合绘新景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湖北建院的师生们背着画本抵达吴家湾,阳日村里的绿水青山便不仅仅是风景,而转化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学校与阳日镇携手共建的吴家湾写生基地,逐步形成了“吃、住、游、学”于一体的新业态,把美丽山水转化为美丽经济。这也是学校为阳日村谋划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在写生活动期间,师生采购茶叶20斤,工作队帮助销售茶叶40斤,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让传统茶产业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在推动写生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将艺术设计力量注入乡村振兴实践。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结合专业建设需求,学校投入30万元举办“神农架和美乡村民宿设计大赛”,征集参赛方案62组(其中企业13组,院校49组),为神农架林区打造一系列有故事、有情怀、有生活的地域性民宿,助力林区民宿产业的发展。
在设计赋能民宿产业之外,学校也将艺术实践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广阔的产业领域。组织师生深入劲酒集团、青天袍林红仙茶园等产业一线参观调研,拓展写生基地路线,深度体验自然之美。在写生同时融入研学体验,深入了解神龙架本地产业发展态势。“画笔”与“产业”的深度对话,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渠道。
光伏发电点亮集体经济 企农合作拓宽增收渠道
阳光下闪耀的光伏板,是阳日村产业扶贫的另一张亮眼名片。学校科学规划光伏产业发展路径,投入专项资金助力阳日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
如今,一期320.79千伏光伏电站实现年发电量43万千瓦,为村集体创收16万元;二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让群众坐享“阳光收益”,拓展了阳日村集体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新动能。
光伏电站的“阳光收益”为阳日村注入活力,特色产业的培育同样为乡村发展增添着强劲动力。学校帮扶建成的标准化农产品加工车间,以“基地+车间+电商”的全产业链模式,提档升级农副产品,壮大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校与湖北交投合作,进行高山土豆直播带货——感恩“襄”遇,“芋”你同行,销售额8万余元,拓宽了相关产业销售渠道,携手为阳日村村民销售萝卜2000余斤和蔬菜1000余斤。
在山林之间,工作队争取学校资助10万元,在阳日村五组建成联农带农药材种植基地“神农药谷”,种植苍术药材20亩,联结带动农户41户(其中脱贫户25户),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种植苍术与套种红高粱,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型。
从晨光中的光伏板折射出致富光芒,到夕阳下的写生基地定格美丽乡愁,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产业扶贫之路,始终踏着“因地制宜”的节拍,奏响“校地协同”的乐章。每一个产业项目,都是激活乡村活力的“钥匙”,每一次校企合作,都是浇灌希望之花的“甘霖”。
原标题:山水写生绘就经济画卷 光伏农业铺就富民之路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网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